連跌兩年,腰斬再腰斬的CXO,迎來新的續命“稻草”
減肥藥或許成為CXO新的續命“稻草”。
今年以來諾和諾德、禮來憑借著減肥藥在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分別上漲44%、63%。
要知道萬億市值公司每天能有兩個點波動,都堪稱劇烈。如今兩家公司市值加起來高達7萬億,相比年初增值2.5萬億,不得不說十分兇猛。
這背后是減肥藥的爆賣。
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注射劑Wegovy,2022年賣了8.74億美元。今年繼續呈現恐怖增速,上半年銷售額17.25億美元,同比增速367%。拆分來看q1、q2分別銷售6.51、10.74億美元。
而禮來的減肥藥替爾泊肽更有點后來者居上的意味。2022年銷售額為4.83億美元,而今年q1、q2銷量額分別為5.68、9.80億美元,二季度銷售額已能比肩Wegovy。更夸張的是,禮來上調全年替爾泊肽銷售額為40億美元,如此下半年劍指25億美元。
而這還是產能受限下的銷量。
根據摩根士丹利說法,GLP-1減肥藥持續火爆,其在7月預估相關藥物年銷售額到2030年有望達到770億美元,而就在前幾天上調至1000億美元+,足見對這一市場的樂觀。
GLP-1是一種多肽類激素,這也意味著多肽類CXO企業,忽如一夜春風來。
得益于GLP-1等多肽藥物在降糖和減重等應用領域的拓展,目前國內外大量肽類藥物正積極研發、擴產,有望給CXO企業帶來新的外包訂單。下一步誰能抱住核心減肥藥企的大腿,誰的生命周期將能被拉長。
而部分CXO上市公司似乎透露出蛛絲馬跡。
比如藥明康德(603259.SH),今年中報展示其強勁TIDES(寡核苷酸和多肽CRDMO)業務,上半年實現收入13.3億,同比增長37.9%,更重要的是在手訂單同比增長188%,暗示減肥藥訂單的高速增長。
在藥明康德中期業績會上,公司表示TIDES業務今年70%的增速預期包括了GLP-1雙靶點重磅藥的生產項目。
而GLP-1雙靶點重磅藥似乎直指禮來,禮來的替爾泊肽是目前最早也是唯一一款獲批上市的雙靶點降糖藥物。
與此同時,無錫TIDES投產多肽生產線,隨著兩個2000 L多肽固相合成釜的啟用,總體積已超10000L。
總而言之,傍上大型減肥藥企無疑是重大催化,但對藥明來說,還需要解決持續減持給市場帶來的傷害問題。
再比如凱萊英(002821.SZ)。
中報表示上半年新承接9個多肽項目,并且為了持續開拓多肽商業化生產外包業務,其開始快速擴產,或許暗示已有大單。
凱萊英預計到2024年上半年,固相合成總產能將超10000L,與藥明同一規模,可滿足百公斤級別的固相多肽商業化生產需求。
最后回歸到CXO行業。
CXO已經連跌兩年,今年不少企業再度腰斬,背后是必須接受的一個事實:CXO轉向低速成長。
于是基金一路逃竄,持倉規模降到低位。
想要回歸過去動輒100%的增速不現實,一方面體量變大,另一方面龍頭企業正努力擺脫新冠紛擾,體現一定韌性。在剔除新冠訂單后,上半年藥明的化學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6.1%,凱萊英營收同比增長33.3%。
接受低增速,意味著接受估值被壓縮,但如今20倍左右CXO估值比比皆是,或許我們是不是該審視情緒過度了?
另外,美聯儲加息周期的結束也將成為一個信號。
來源:泡財經